第196章 西园八校尉-《三国之纵马十三州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袁绍庶出,过继于袁成一房。袁绍相貌英俊,气质威严,甚得袁逢、袁隗喜爱。凭借世资,年少为郎。袁绍二十岁出任濮阳县长,有清正能干的名声。不久,因母亲病故服丧,接着又补服父丧,前后共六年。之后,袁绍拒绝朝廷辟召,隐居在洛阳。

    这时是东汉统治日趋黑暗的年代,宦官专政愈演愈烈,残酷迫害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的“党人”。袁绍自称隐居,表面上不妄通宾客,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,如张邈、何颙、许攸等人。

    张邈是大名鼎鼎的党人,“八厨”之一。何颙也是党人,与党人领袖陈蕃、李膺过从甚密。在党锢之祸中,常常一年中几次私入洛阳,与袁绍商量对策,帮助党人避难。而许攸同样是反对宦官斗争的积极参与者。

    袁绍的密友中,还有曹操,他们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的的政治集团。袁绍的活动引起了宦官的注意,中常侍赵忠愤愤然地警告说:“袁本初抬高身价,不应朝廷辟召,专养亡命之徒,到底想干什么!”

    但是袁隗毕竟不是善茬,听到风声,斥责袁绍说:“你这是准备破灭我们袁家!”但袁绍依然不为所动。

    黄巾起义爆发以后,东汉朝廷被迫取消党禁,大赦天下党人。袁绍这才应大将军何进的辟召。何进是汉灵帝刘宏皇后的异母兄,以外戚贵显,统领左右羽林军,对宦官专政不满。袁绍有意借何进之力除掉宦官,而何进因袁氏门第显赫,也很信任袁绍。

    从此,两人关系非同一般。当时,宦官的势力仍然很大,中常侍赵忠、张让等并封侯爵。郎中张钧上书痛斥宦官专政之害,竟被捕杀狱中。

    即使是现在董卓是大将军,可是因为董卓的大将军有很大的一部分功劳是袁隗的,所以对待袁绍也是很好,即使没有什么战功,甚至还有一些污点,可是仍然要比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的曹操高出不少。

    这一点曹操倒是不介意,曹操和袁绍从年轻时候就是好朋友,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密切。曹操和袁绍都是出身大官僚世家,曹操的父亲是太尉,袁绍是四世三公。袁绍和曹操没有做官的时候就是好朋友,两个人又都是西园八校尉之一,同样掌管朝廷的军权。

    曹操按今人说法,暴发户出身,离贵族还差些,但家里也够牛掰,爷爷曹腾是服侍过四代汉室皇帝的大宦官,亲爹官居三公九卿,太尉是也。

    在古代,讲究门第出身,袁绍自是高出曹操一大截,但曹操家是朝廷新贵,自然免不了相互客套,维持关系,哪怕袁绍打心眼里瞧不起曹操出身,也得面子上过的去,而曹操也看不上袁绍装模作样的高高在上。
    第(2/3)页